故事


我們望著璀璨的星空,尋找在那片繁星之中所代表的宇宙無窮,但是佔據著宇宙廣大本質,卻是那無垠寬廣的空間。

旅途之初

Journey Begin

因為不明的原因,我們的殖民船超空著陸的座標發生了錯誤,使我們來到了恆星與恆星之間巨大的星際空間,透過感測器顯示在控制室螢幕上的是一片廣大幽深的虛無,所有通訊頻道上完全沒有其他艦隊的訊號,一切都是如此的寧靜。
For some unknown causes, errors occurred in ours conoly vessel hyperspace landing coordinates ,leading us plunge into this the massive interstellar space between the stars. Sensors in control room reads nothing, only the hugeness, quietness and the emptiness of void surround us. All communication channels indicate no signals from other fleets, the silents just colouring everything, we are alone.


星際空間

星際空間是恆星與恆星之間的巨大空間,從太陽到冥王星的距離只相當於恆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不到萬分之一。這裡星際物質的含量幾乎為零,一公升體積只有數個分子,相形之下一般的空氣每公升體積含有百億兆個分子,差距難以想像。因為距離其他恆星遙遠,溫度也接近絕對零度,加上這裡的空間因為太過於「乾淨」,所以沒有任何顯著的訊號可以提供殖民船作為星際飛行使用。

Interstellar Space

Interstellar space description.

漫長等待

原本我以為我可以在新的土地上看著不一樣的星空,甚至為自己找一個不錯的星座來命名,但是現在只能在冰冷的控制室內,望著牆上整面從感測器傳回來的讀數,試圖尋找那個我們預定為第二個家園的蛛絲馬跡。

佔據著宇宙廣大本質的無垠寬廣,空無一物的空間逐漸壓垮我們的期望,感測器上的讀數完全沒有任何顯著的訊號。在這近乎無限大的虛無,除了遙遠到像背景一樣的星空,根本沒有存在任何其他的事物,星河雖然閃爍但是卻無法到達,在茫茫星海中漂流的我們,似乎無法發現旅途的盡頭。


量子通訊

宇宙巨大的尺度造成使用光速前進的無線電波通訊變得不適用,因為恆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動輒以光年為單位,而且在這麼長的距離之下,電磁波也會因為衰退導致原先的訊號衰弱到比雜訊還要微弱。二十二世紀末逐步發展起來的量子通訊技術改善了這個狀況,透過量子纏結的現象,人們幾乎可以在立即就將訊息準確送至遙遠的彼方。

量子通訊和無線電波有著類似的地方就是他仰賴特定的基礎量子態做為相對參考,就像無線電波需要特定的頻率和波長一樣。不同通訊頻道的量子態也會有所不同,而且會隨著區域的不同而有一定的改變,會存在特定顯著的「通訊量子態」,透過找到將這個量子態轉換,就可以接通需要的量子通訊頻道。但是現在殖民船處於什麼物質都沒有的星際空間,通訊量子態因為殖民船在這個空間太過於空曠,導致難以找出可以做為參照點的顯著訊號。

寧靜的孤寂

為了要能夠進行下一次的超空間的航行,我們必須節省僅存的能源,因為我們距離最近的恆星太過於遙遠,也無法從恆星的光芒汲取能量,我們可能將在能源耗盡之後,在這空無一物的空間緩慢迎接自己寂靜的消亡。在這寂寥無助的氣氛之下,控制室裡面的有些成員選擇了再度回到冬眠狀態,期盼著其他艦隊收到我們的回應之後來迎接我們。

但是縱然我們的船艦不斷對所有的通訊頻道廣播,盡可能的告訴其他人我們可能的位置,渴求著回應,但卻遲遲無法收到其他艦隊的消息,這也有可能是另一個更悲觀的原因造成,就是我們是唯一那艘成功到達這個未知星域的船艦,那麼理所當然地,我們將永遠無法等到其他人的回應。考量這個可能性之後,我的心中開始擔憂這個盛大且充滿意義的探尋新家旅程,反而將成為我們臨終前的餘興節目。


星際冬眠

人體的冬眠技術因為受到二十一世紀末的第四型人類後天免疫缺乏病毒的影響而快速發展起來,在當時這病毒因為具有與流感病毒接近的外殼,導致只需要一般的感冒傳染路徑就能傳播。雖然該病毒的毒性並不如第一型的強,但是因為傳染迅速在人類圈肆虐,為了避免社會上珍貴人力資源的流失,將一些科學技術的領域頂尖但是卻是重症者的人員們進行冬眠,放慢生理速度,待日後治療方法被發明出來再喚醒這些人們。

冬眠與一般深度睡眠類似,雖然體溫降低生理活動放慢,但是新陳代謝並沒有停止,因此必須以冬眠者以吊點滴的方式緩慢供應身體能量,並且使用透析膜代謝廢物。整個過程的全身血液狀態被電腦嚴密監控,隨時改變輸液的成份以維持冬眠者的生命狀態。

幸運的眷顧

到了這個時候,一股念頭從我腦袋冒出來,告訴我也應該跟其他人一樣選擇進入冬眠,至少在冬眠狀態中的大腦可以不用再去思考,也不用去面對這樣絕望沉寂的情緒,又或者如果真的要面對死亡,那也應該在沒有意識的狀態中離去,至少不會痛苦。剩下還清醒的人們知道自己可能會因為這個孤寂的情緒進入不安定狀態,為了避免他們自己因為情緒崩潰做出難以預料的破壞行為,這些人在AI和其他人包括我的勸說之下也陸續選擇進入了冬眠。

不知過了多久,只剩下我一個人還醒著,雖然情緒非常低沉絕望,但是我並沒有喪失理智。值得慶幸的是,船艦的控制人工智慧設計的具有人性,她會透過一些人工智慧有趣的運作方式協助我在這孤獨的情況下執行我的工作。

孤寂的等待十分漫長,在我準備要對前途無光的旅程放棄時,像電影劇情一樣,總是在放棄前的最後一刻,感測器戲劇化地傳回了一個令人雀躍的指標性訊號,告知了一個我們船艦剩餘能量可以到達且可能具有水和氧氣的星系,雖然AI表示如果再進行一次超空間航行,會有相當的風險,但是根據AI自身的計算,比起獲救機率為零的情況,任何機會都是無限大的,她也建議我選擇這個風險的方案。

偶然的希望

收到這個消息一開始我有點錯愕,但為了謹慎起見,加上時間有限,因為一個可行的訊號會隨著時間衰退,因此我立刻讓AI分配了一些能量送出了一個探測器確定更加精確的座標,之後我們的殖民船將進行最後一次的超空間航行。然而等待探測器回傳可以利用的資料需要一定的時間,傳回的結果也有可能是否定的,雖然AI表示這個座標有相當大的機率是個可行方案,不過我還是擔憂紛紛,於是,在AI的建議或者慫恿之下,我也選擇進入了冬眠,但是在冬眠之前我私心的命令AI,如果是個可行的結果,希望我會是第一個被喚醒的人。


原本我只是開玩笑似地建議AI控制系統這麼做,但是很意外地這個公正的絕對客觀的AI居然同意我的請求,可能算是對我之前孤獨工作的回報吧。我在進入冬眠前不斷想著這個新世界長甚麼樣子,AI也建議我應該往更加正面的方向去思考,或許在我醒來之時,我將會第一個將這新世界映入眼簾的人類。

— Cradle殖民船船員日誌 2453年